在這篇文章中,同志按摩師小克揭露匿名討論區「許願池」背後的圈內操作現象,包括師傅自推、客人真偽評價、店家如何介入經營熱度與廣告費用的黑箱,以及按摩師們面對評價系統的矛盾與真實感受。文末更從客人視角補上一段情感呼籲,是一篇寫給圈內按摩客人與圈內按摩師都值得一讀的誠實觀察。
記錄在2023年4月18日|小克
在同志按摩這個產業裡,有一個大家幾乎都聽過、也可能偷偷用過的Discord匿名討論區——「許願池」。
說它是情報交換站,有點準;
說它是情色流通地帶,也不算錯。
這裡的貼文大多匿名,內容涵蓋各家店的師傅評價、客訴回報、推坑求推薦,有時甚至帶點情色小說的文筆與敘述角度,讓人真假難辨、欲罷不能。
1. 師傅也會「匿名」經營自己?
不少師傅會「許願」自己,或找熟客、朋友幫忙發文,內容可能是:
「最近遇到一位師傅⋯⋯手感超好,長得也帥⋯⋯」
「有沒有人推一下OO店的XX師,我想預約但怕踩雷」
這類訊息有時會被看破是自導自演的「業配」,有時卻會釣出真正的客人留言、接著延伸更多互動,於是整個討論就熱了起來。
有些師傅和店家更懂得操作節奏,會適時參與留言、適時退場,讓自己或紅牌師傅的名字保持曝光感,久而久之成為「許願池熟面孔」。
甚至還有人製作「九宮格推薦圖」,把自家師傅安插其中,刻意拉高討論熱度。
2. 客人分享的真實性,可信嗎?
這就得看運氣。
有些貼文語氣自然、內容平實,會提到一兩個缺點,搭配整體好感,這類分享通常可信度較高。
但如果出現過度誇張的用詞,例如:
「從沒被摸過這麼爽的胸肌⋯⋯我直接射出來⋯⋯」
「這師傅太強了,整個人都被按到懷孕」
那就要提高警覺了——很可能是師傅自己寫的、請朋友代筆,或是熟客出於愛慕之情幫忙宣傳的產物。
不過說實話,若真的有客人願意幫師傅執筆發文,通常那位師傅本身也不差。
畢竟一位按摩師能讓人「愛到願意宣傳」,本身也算是一種本事。
而就我觀察,店家能控制的其實只有環境與客服態度,真正決定體驗品質的,是師傅本人。
你可能會遇到裝潢很美、接待很親切的店,卻配了一個讓你三秒後悔的師傅;
也可能走進一間冷氣忽冷忽熱、毛巾舊舊的店,卻遇到讓你心甘情願續約的寶藏人物。
另外,如果某位師傅經常跳店、頻繁兼職、或主動說店家怎樣怎樣,其實要多留個心眼。
因為對店家來說,師傅越多越賺,怎麼可能主動放掉「金雞母」?又不是要發薪水,沒單也不會虧。
如果店家不要他,那多半是師傅本身出問題。
3. 店家在「許願池」裡的角色
有些店家選擇低調觀望,甚至乾脆退出這個戰場;但也有店家非常積極參與,甚至親自下場操作。
在師傅之間流傳的傳聞裡,有幾間店據說會使用多個帳號交叉留言互推,營造人氣與熱度。
除了安排「置入型好評」,還有些店家會直接鼓勵師傅的客人,甚至師傅本人撰寫分享文。
每新增一篇正面心得,就能獲得一筆獎勵金,金額落在200到500元不等。
這樣的操作,讓「許願池」成為一個半公開的行銷平台。
甚至有人戲稱它是**「匿名版的廣告牆」**,任何人都可以假扮客人,自由自在發表推薦。
主要常見的手法包括:
- 替特定師傅洗評價、堆高曝光
- 故意針對競爭對手(尤其是店家與店家之間的仇恨)貼上負評
所以當你看到某位師傅的留言突然爆量,或是某間店被瘋狂黑特,很可能不是「單純分享」,而是一場有劇本的行銷操作。
4. 廣告費與操作市場的黑箱
目前許願池平台已開放商業合作。根據圈內流傳,發一篇置頂文可能要價數千元,長期合作更需要額外費用。
如果店家有贊助合作,甚至能直接刪除對自己不利的留言與文章,從平台後台壓制負評。
你以為那是匿名、自由、誠實的討論區,
其實背後已是一個有金流、有布局、有行銷策略的流量場域。
5. 那我們這些師傅該怎麼看?
老實說,我自己也曾是許願池的使用者。
當初剛進店家的時候,店家就有要求我們每位師傅都要加入。
我那時其實算是蠻認真經營的人,每天上去看、留言互動。
久了,我大概也能分辨出哪些帳號是誰、哪位是自己的客人,甚至偶爾也加入自己的討論串。
有時候也會在其他師傅或店家的文下留言,目的是讓帳號看起來「自然一點」。
如果客人問我有沒有在看,我大多裝傻:「蛤?有這個論壇喔?」
現在回頭想想,還是覺得有點愧疚……
唯一慶幸的是,我幾乎沒什麼負評,真的很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我的人。
至於其他按摩師,其實對許願池是又愛又恨。
一方面,它的曝光度可能帶來客人;
另一方面,它也讓我們像商品一樣被評分、被對照。
有時候還會看到這些留言:「最近胖了」、「沒有照片好看」、「太小了」⋯⋯
也難怪有些師傅乾脆拒看、拒被分享,
畢竟很多時候,那些能說出來的話,都不是能讓人快樂的話。
這就是我們的現實,一個模糊在真實與表演之間的灰色舞台。
6. 如果你是客人,看見了什麼?
但如果你是以客人的身分讀到這裡,那我也想對你說幾句話。
也許你曾在許願池上找資料,想知道該不該預約那位師傅;
也許你曾留言分享,或者默默收藏了幾篇你覺得「心動」的推薦。
我們當然會在意你們怎麼看我們。
我們不是機器,也不是照單全收的商品。
我們跟你們一樣,也會在意被喜歡、被選擇、被記得的方式。
我們不是完美的,但也不是假的。
你看到的「演出」,有時是保護自己的外殼,有時卻是我們真心想讓你留下的溫度。
所以——
謝謝你願意看見我們的真實樣貌,也謝謝你願意相信:在這個匿名的時代裡,仍然有些誠實,是不需要靠演算法才能被看見的。